四,大野耐一谈标准作业
让部下去做、让部下遵守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制定出标准作业,让部下按照标准作业去做。监督者必须要成为一旦员工没有按照标准作业去进行操作就能进行阻止的人。只要是来到自己的班组,本班组就有这样的标准作业。工作必须按照这种顺序展开,否则就不能算是在工作。标准作业的制定者必须都是一线的监督者。如果监督者不亲自去进行示范,那么也不会有人跟随着去做。因此标准作业必须是监督者本人亲自制定的。理想状态的标准作业是不可取的,因为过于理想状态的话就无法再进行改善了。说得极端一点,标准作业最好就是制定出比较差的!如果制定出比较差的无法遵守的标准作业,那么被要求按照这个标准作业操作的员工,马上就会抱怨,说不干了。有抱怨就会涌现出改善提案。标准作业如果过于接近理想状态,员工往往很难照做。让部下去做的过程当中,他们提出意见说难做,说做不了,有抱怨,那么就会有提案,有进一步改善的想法出现,改善了之后让提出者第一个去做,因为是自己提出的提案,所以哪怕有些勉强可能也会照做。或者新来的员工没有遵守标准作业,他就会觉得我提出的标准作业那个人没有遵守,他会提醒对方,这样一来标准就会逐渐得到遵守。
五,大野耐一谈效率
关于以尽量低的成本制造产品,拿现场举例来说,比如以前是10名员工,一天生产100个产品,然后效率提高了,现在10名员工一天可以生产120个产品了。如果能够卖出去的就只是100个,这时候最重要的是只生产100个。有人认为能生产120个了,是效率提高了,单个的成本也会降低很多,其实这完完全全是一种浪费!并且往往生产中会出现只能卖出去80个的情况。在这个时候,要做的工作,是想办法如何能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80个。如果不能这样,结果就会是虽然所有人都在拼命努力的工作,但是公司却越来越穷。反正下个月总能卖出去的,或者说今天虽然没用,但明天总会有用的,如果总抱着这种想法不断的去生产,而且还不断的去提高所谓的效率,越生产越多,结果是连存放的空间位置都没有了,还必须建新的仓库去存放中间品或者是成品,这样企业能不越来越穷吗?
六,大野耐一谈管理
管理这个词,我个人甚至认为,是不是来源于骑马?管理,也就是控制掌控。没骑过马的人只能是被马驮着,即便是骑在了马背上,马也不会去他想去的地方,只会去马自己想去的地方。对于会骑马的人来说,就可以让马带着他去他想去的地方,而不是马想去的地方。同样的一匹马,如果骑马的人没有掌控它的能力,也只能是听之任之,马想进马房就进马房,马想去哪里就去哪里,骑马的人就只是紧紧贴在马背上,这种骑法不能算是骑马!对于会骑马的人来说,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去自己想去的地方,甚至在比较着急的时候可以抽上几鞭子更快的到达想去的地方。这些可以通过鞭子让马跑得更快的人,在马想要擅自去马想去的地方的时候,也能够拉紧缰绳进行控制。就像工厂里生产线的例子,一工序能力富余,多生产出来很多产品,这时的监督层如果做不到阻止继续生产的话,等到了需要增量生产的时候,员工也不会听从他的指挥,这不正像是那种只能抱紧马脖子无计可施的骑马人吗?这样的监督层要求员工去生产的时候,员工只会找各种理由说生产不出来,相反的,不该生产的时候又不能够阻止,结果就导致中间在制品大量积压,或者成品的数量不断增多。这样的现场监督人员,他的管理能力为零!最近的赛马的做法是这样的,骑手和驯马师是分开的,分别是不同的人。过去都是骑马的人,按照自己的意愿亲自去培育和训练马,也就是说管理和监督是同一个人。现在一些中小企业仍然是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由同一个人担任。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和监督逐渐分开,就像赛马一样,驯马师只负责调教马,让马能赢得比赛,骑手只负责骑马,赢得比赛获取奖金,两者是分工进行的,企业内分别出现了监督层和管理层,这个监督层是最为重要的。我们总说管理,但为了进行管理,首先对方要处于被管理的状态才行。监督者要培养自己的部下,把他们培养成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行动的人。可能是因为语言表达的原因,一说到让别人去做,就会产生不好的感觉。所以有些监督者就会以此为借口,让部下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但是作为监督者,如果在自己的工作思路里没有让部下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生产、或者让部下去遵守的这样一种意识,那么这样的现场最终也不可能成为受自己意志掌控的现场,会在不知不觉中就产品堆积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