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目的技术(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 GPT)是一类能够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和行业的核心技术,它们不仅直接推动了经济增长,还能带动多种创新和新产业的发展。GPT通常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广泛适用性:GPT能够应用于多个行业,带来普遍的生产力提升。例如,电力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等。

持续改进与创新催生:GPT具有持续的技术迭代能力,每次技术进步都会带来新的创新机会。GPT往往催生出大量的二次创新和衍生产品。

深远的经济和社会影响:GPT不仅推动生产效率提升,还会改变产业结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例如,电力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重塑了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

互联网是典型的通用目的技术,经历了萌芽、成长和成熟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对全球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萌芽阶段(1960年代-1980年代):互联网的最早发展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的ARPANET,这是由美国国防部资助的项目,旨在探索计算机网络的潜力。1970年代,TCP/IP协议的发明奠定了互联网的基础,但互联网主要用于军事和学术交流,还未进入商业应用。

成长阶段(1990年代-2000年代初):1990年代初,互联网技术突破了学术和军事领域的限制,开始向商业和公共领域扩展。1993年,万维网(WWW)和浏览器的发明大大降低了互联网的使用门槛,推动了商业化应用。到2000年,互联网用户从1995年的1600万人增加到3亿人,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并未阻止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普及。

成熟阶段(2000年代-至今):进入2000年代后,互联网进入成熟阶段,开始大规模普及。社交媒体、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和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出现,使得互联网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如今,互联网已成为全球经济的基石,对各行业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AI技术被认为是继电力、互联网之后的又一代通用目的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和深远的经济社会影响。AI的发展历程同样可以分为萌芽、成长和成熟三个阶段,并在未来继续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变革。

萌芽阶段(1950年代-2000年代初):AI的概念在1950年代提出,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逻辑推理、专家系统等领域。尽管人工智能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受限于计算能力和数据不足,AI的应用范围有限,主要用于学术研究和特定领域的应用。

成长阶段(2010年代-至今):AI的发展在2010年代进入了快速成长阶段,特别是2012年深度学习的突破使得AI在语音识别、图像处理、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应用潜力。2018年起,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如GPT-3)和大语言模型进一步推动了自然语言处理的进步,AI技术开始在金融、医疗、教育、零售等领域广泛应用。当前AI在资本市场、政府政策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迅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未来:AI技术的成熟与全面渗透(预计2030年代-2040年代)

在未来,AI技术将继续深化和扩展其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逐步进入成熟阶段。这一阶段将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发展趋势:

AI成为智能基础设施:AI将逐步成为各行业的基础技术,像电力和互联网一样支持广泛的生产和生活需求。AI算法和算力平台将实现标准化,AI技术将渗透到智能城市、智能制造、智能医疗等各类基础设施中,推动各行业的生产力全面提升。

普及化与低成本应用:随着技术成熟和生产规模扩大,AI的部署和使用成本将显著下降。例如,AI驱动的边缘计算、轻量化模型将为小型企业和个人用户带来更多低成本的应用。普惠AI将使得家庭、教育、社区等日常场景也能广泛应用AI,提升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创新推动新产业发展:AI技术将推动新产业的形成,例如自动驾驶、虚拟助手、精准医疗、智能农业等将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AI在多个产业中的深度应用将催生出大量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生产关系与就业市场的重塑:AI在成熟阶段可能会导致劳动力市场的重大转型。大量重复性和流程化的工作将被AI替代,而高技能、高创新性的岗位将增加,带来就业市场的结构性变化。教育和技能培训将更加重视技术和创新,以适应新经济需求。同时,AI技术的广泛应用可能扩大收入差距,因此需要政策支持以实现收入分配的平衡。

伦理和治理挑战:AI的广泛应用带来了数据隐私、伦理、透明度等方面的挑战。未来,全球范围内将逐步形成AI治理框架,以确保技术的安全、透明和公平应用。AI伦理和治理将成为推动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对经济增长的长期贡献:AI作为通用目的技术将对全球经济产生长期推动作用。例如,麦肯锡预测到2035年,AI技术将使全球GDP每年增长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贡献约13万亿美元的经济增量。到2040年,AI的应用和普及将逐步趋于饱和,但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推动效应将持续体现。


要研判AI作为一项通用目的技术(GPT)的发展潜力和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入手,包括技术进步的规律、经济和市场因素、政策支持以及治理和社会影响。这些要素共同决定了AI的应用扩展速度、影响深度和未来发展方向。

1. 技术进步的S形曲线规律

S形曲线:AI的发展路径通常符合通用目的技术的S形曲线规律,即“萌芽-成长-成熟”三阶段。AI技术目前处于成长阶段,深度学习和大模型的突破已经跨越了第一个“拐点”,进入大规模应用和快速扩展的时期。然而,距离完全的普及和成熟阶段还有一定的技术距离。

技术可行性:判断AI在技术上进一步发展的可行性是评估其未来潜力的基础。目前,AI在语音识别、图像处理、自然语言处理等特定任务上表现出显著进步,但在自主学习、通用理解和类人推理方面还存在技术挑战。因此,未来的AI路径还需要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如计算资源优化、新算法研发、跨模态能力提升等。

经济可行性:S形曲线的进展不仅受技术因素驱动,也依赖经济成本的下降。目前,AI大模型的使用成本依然较高,但随着数据、算力和算法的进步,这些成本预计将逐渐降低。这种成本下降将使AI技术的经济可行性越来越强,从而推动其在更多行业的普及。

2. 规模定律与规模经济效应

规模定律(Scaling Law):AI技术的规模定律指随着模型规模、数据量和计算资源的增加,AI的性能和智能水平出现显著提升。因此,拥有庞大数据资源和高算力的国家或企业在AI竞争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规模经济效应:AI的规模经济效应意味着在技术达到一定规模后,单位成本会显著降低,效率提升。例如,训练大型模型的前期成本高昂,但边际成本较低,尤其是在数据和算力共享的情况下。因此,在AI发展路径中,构建规模经济和利用大数据平台来提高模型训练效率将是未来的关键。

3. 应用场景的广泛性与产业带动效应

广泛的应用潜力:AI作为GPT的潜力在于其广泛适用性,可以赋能多个行业。例如,AI在医疗、金融、教育、制造、农业等领域的应用,已经展现了显著的效率提升和创新机会。

二次创新和产业带动:通用目的技术的关键特征之一是其能够带来二次创新,即AI技术能够推动更多新产品、新服务和新产业的诞生。例如,自动驾驶技术衍生了智能交通产业,AI影像识别推动了智能医疗的发展。因此,未来AI的路径在于继续推动各行业的智能化转型,通过二次创新创造更多经济价值。

4. 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AI技术广泛应用和产业化的关键因素。各国政府对AI的态度和政策支持程度直接影响AI的发展路径。例如,政府可以通过提供研发资助、鼓励数据开放、建设算力基础设施、支持AI人才培养等手段,来加速AI技术的创新和普及。

基础设施建设:AI的发展需要强大的算力和数据基础设施支持。大规模的数据存储中心、超算设施、5G网络等都是AI发展的基础设施保障。未来的AI发展路径将更加依赖于基础设施的升级,例如通过量子计算、边缘计算等新兴技术进一步增强AI模型的计算能力。

5. 数据治理与隐私保护

数据治理的成熟度:AI的发展离不开数据,数据量和数据质量直接影响模型的训练效果。然而,数据治理的水平将影响数据的获取和使用。良好的数据治理不仅有助于数据的安全共享,还能规范数据使用,防止滥用。

隐私保护与伦理挑战:随着AI在各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隐私保护和伦理问题成为AI技术发展的重要考量。未来的发展路径中,如何解决隐私泄露、算法偏见、AI决策透明度等问题,是确保AI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各国政府和行业组织将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平衡技术进步与伦理风险。

6. 国际竞争与合作

大国竞争与先发优势:作为一项通用目的技术,AI的发展受国际竞争的影响较大。拥有数据、算力和技术资源的国家在AI竞争中更具优势,尤其是中美两国的竞争最为激烈。未来AI的发展路径将受到国际关系和技术封锁等因素的影响,先发国家会利用技术领先地位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国际合作与标准化:AI的发展还需要全球合作,例如在AI伦理、数据跨境流动、技术标准化方面达成共识。未来,各国在制定AI技术标准和规范上需要加强合作,以避免“技术孤岛”现象,推动AI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应用和普及。

7. 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升与经济增长贡献

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一个经济体中劳动和资本以外带来的生产效率提升的指标,是技术进步、管理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等因素的综合反映。

全要素生产率(TFP)提升:AI作为GPT,其核心潜力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通过智能自动化、数据分析、智能决策等,AI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在未来进一步提升全球经济的潜在增长率。

长期经济增长贡献:AI的发展路径还取决于其对长期经济增长的贡献。目前估计到2035年,AI有望使全球GDP增加13万亿美元,对年均增长率的额外贡献达到1.2个百分点。未来,随着AI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渗透,预计会对全球经济产生持续的推动作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长远来看,AI对经济社会的潜在影响,也取决于S形曲线的第二拐点在什么地方。一个争议点是AGI能否实现、什么时候实现。语言是知识的载体和传播途径,一些观点认为,大语言模型基于语言(现有知识)模拟智能,自然难以产生超越现有知识的智能。基于历史数据训练的大模型,如何理解并适应现实世界的动态变化,可能是一个挑战。AI可能在某些方面超越人的能力,但是,在很多领域尤其是创新领域,无法代替人类的思考。